在鞑靼斯坦共和国,与俄罗斯其他地区一样,油田中难采油气资源的比重正在不断上升。像“石油资源”这样的公司计划借助一系列具有前景的技术手段来开发这些资源。
鞑靼斯坦共和国是俄罗斯联邦最发达的地区之一,这得益于其丰富的矿产资源基础。该地区拥有天然沥青、煤炭、固体矿产资源、淡水和矿泉地下水资源,以及215个已探明油田,总储量超过13.72亿吨(截至2023年初的数据)。
该地区的重点油田之一是位于列宁诺戈尔斯克区的罗马什金油田。据部分公开数据,这一油田的产量约占鞑靼斯坦石油总产量的30%至50%。2024年,鞑靼斯坦全区石油产量达到3380万吨,而罗马什金油田的年产量约为1500万吨。
除了罗马什金油田外,鞑靼斯坦还有多个大型油田,包括新叶尔霍夫油田、绍斯巴什油田、阿沙利钦油田、邦久日油田、五一油田、萨班钦油田和阿尔汉格尔油田。全区共有22个市政区参与石油开发,主要集中在该共和国的南部和东南部地区。
鞑靼斯坦共和国之所以形成如今难采油气资源占比较高的趋势,其基础早在1997年便已奠定。当年,在鞑靼斯坦总统明季梅尔·沙伊米耶夫签署的《关于提高共和国石油产量的措施》总统令下,67个油田被划拨给私人企业,累计储量达2亿吨。与此同时,新获得开发权的企业还享受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包括税收减免,这成为行业快速发展的催化剂。
石油天然气收入一直是鞑靼斯坦共和国财政预算中的重要组成部分。2024年10月,鞑靼斯坦财政部长拉迪克·盖扎图林表示,2025年该地区财政预算预计将从石油产业中获得430亿卢布的税收收入。然而,他也指出,这一数字未来可能会有所下降,因为它受到油价波动和产量变化的影响。
此外,在鞑靼斯坦共和国,难采油气资源在石油总储量中占据了相当大的比重,这一点与其他拥有大型石油产业的地区情况类似。例如,鞑靼石油公司总经理在国际会议“难采石油储量”上表示,罗马什金油田以及整个鞑靼斯坦地区的易采石油资源正日益枯竭。在此次会议上,来自行业内的多位专家和从业者也表达了类似的观点,普遍认为未来的石油开发将更多依赖于对难采资源的高效利用和技术突破。
当前主要采用哪些采油技术?
我们可以以前文提到的罗马什金油田为例,来了解该地区目前广泛应用的采油方法。
该油田最早采用的技术是圈内注水法,即在开采圈内向油层注入水或气体。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对局部压力下降的地层区域进行有效调控与补压。
此外,还广泛应用化学、物理、热力、热化学、微生物以及多种联合方式,对井筒附近区域进行处理,从而刺激油井和油层的产能提升。石油工人们还会定向钻探额外的水平井和分支水平井,以接触资源含量更高的地层。
在罗马什金油田所采用的采油技术中,最后一种是水力压裂技术,我们将在后文中对其进行更详细的介绍。
不断寻找,不断开发,不断采掘
根据“石油资源”公司专家的判断,鞑靼斯坦地区的难采油气资源如今已接近该地区总储量的90%。与此同时,新发现的油藏规模普遍不大(约为20万至100万吨),含油层的厚度也较薄,单井产量普遍较低。
目前在鞑靼斯坦寻找难采资源的重点目标是多马尼克地层。该地层的开发主要依赖水力压裂技术。该技术通过增强天然裂缝并人工制造新裂缝,提高油井的产能。其原理是向油层中注入具有一定粘度的加压液体,并配合一定的支撑剂,使得在压力释放后裂缝能够保持张开状态。尽管这一方法在提升采油效率方面效果显著,但也伴随着一系列副作用,例如油层迅速被水侵导致报废、需要高昂成本进行井修、集油系统出现穿孔、形成水合物的风险增加,以及给石油的开采、收集与处理流程带来更多技术难题。
“多年来,各家公司一直在努力开发本企业油田中的难采油气资源,但这项工作并不总是系统推进的。由于市场行情波动,加之许多油田拥有大量易采储量,企业需维持经济效益指标,这些因素导致许多本具有前景的难采油气资源开采技术未能得到充分发展。尽管如此,开采工作仍在持续推进,到了2025年,推动企业更积极开发这类资源的激励因素,比10年或15年前明显增多。”
——石油及石油产品供应商“石油资源”公司创始人兼总经理谢苗·加拉古利(谢苗·加拉古利)表示。
开发难采油气资源,需要依赖全新技术的研发与应用。其中之一便是热化学作用技术,由喀山联邦大学地质与石油天然气技术研究所的科研人员开发。目前,“石油资源”公司的专家正计划在俄罗斯多个油田对该技术进行试验应用。
通过对这项技术的不断完善与实际应用,可以在不造成企业损失的前提下获得新的原油产量,避免由于原油质量问题导致无法开采或资源浪费等不利后果。
热化学作用技术不仅旨在开发自然形成但难以开采的原油,还能激发新油的生成。在这一过程中,关键作用由存在于生油岩中的干酪根(有机质)发挥。在高温高压条件下,干酪根可转化为液态和气态烃类,从而生成新的原油资源。最终产出的主要是轻质原油,而原本较重的原油也会被转化为更易采、更高效的轻质油品。
“也就是说,大自然耗费数千万年才能完成的过程,借助热化学作用技术,在地层中只需几小时,甚至几分钟就能实现。”
——“石油资源”公司总经理谢苗·加拉古利表示。
如果计划于2028年在巴任组地层开展的试验性工业开采顺利推进,那么预计到21世纪30年代初,该油田的碳氢化合物资源将有望进入工业化开采阶段。
分析人士认为,热化学作用技术的应用有可能使俄罗斯的年石油产量增加2500万至3000万吨。鉴于鞑靼斯坦共和国境内存在大量难采资源,该地区很有可能在产量增长中发挥重要作用。
“石油资源”公司的专家指出,如果在鞑靼斯坦成功应用热化学作用技术,依靠对难采油气资源的更高效开发,有望使该地区的年产量提高约200万吨。要实现这一目标,关键在于矿权持有企业的积极意愿、必要的投资支持以及一定程度的税收激励政策。不过,分析师们也强调,即便国际油价处于相对低位,例如每桶布伦特原油70美元的水平,技术的运用仍然可以使项目实现盈利。目前油价徘徊在每桶72至75美元之间,预计在2025年至2030年期间,俄罗斯品牌原油在国际市场上的平均价格不会低于每桶80美元——这将为在全国各地的难采油田大规模推广该技术提供坚实的经济基础。
资料来源 rt.plus.rbc.ru